388万!为什么下降了?
日期:2024-11-22
来源:

25考研的报考人数公布:388万!#2025考研388万人报名#冲上热搜。

 

25考研人数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

其中提到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较去年报考人数再降50万人!

 

教育部官宣25考研人数

 

随着研究生扩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23年达到474万人,创下新高。然而,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较2023年减少了36万,这是自2015年起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

 

2014年至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数据

  

考研人数为什么下降?


1、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学费上调,考研预期降低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考生需要花费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备考,备考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不容忽视。

再加上近几年,各地区和学校纷纷公布了上调学费的公告,其中以专硕学费最为明显。很多同学都在吐槽:“现在读个研,不仅没宿舍,学费涨了,还没有奖学金拿,简直太难了!”

大部分人选择考研的原因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学费上调等因素的影响下,有些人认为读研两三年的各方面投入和最终换来的机会不均等,就会考虑直接就业。

2、考公人数上涨

有句话说“宇宙尽头是考公考编”,国考报名人数增速自2022年超过考研报名人数增速后,最近几年一直保持领先。与之相比,考研人数开始下降。2025年国考报名总人数已达到3258274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2万余人,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下方是2013-2025我国考研报名人数与国考报名人数及其增长率的对比:

 

2013年至2025年考研与国考报名人数对比

 

3、推免比例增加,学硕招生收紧

硕士研究生招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推免,一种参加全国统考。多所985高校已将推免生比例提高至40%以上,甚至有的院校达到了50%,许多高校通过夏令营、推免生报名等方式,提前让优秀的学生锁定研究生的名额,在推免比例增加的情况下,留给统考的机会就会减少。下方是某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数据:


考研推免生比例增加


除此之外,研究生招生结构发生改变。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如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部分专业学硕停招。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今年以及未来未来考研报考主流。

 

考研学硕缩招专硕扩招


4、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严格

今年以来,各高校清退研究生的消息层出不穷。

 

 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严格


 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严格

 

近几年研究生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部分高校陆续宣布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延长硕士、博士就读年限。也就是说,一方面读研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想“混学历”越来越难,考上并不等于就能顺利毕业,于是一些人也会谨慎考虑到底要不要读了。

除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一些人选择出国留学,有数据显示:央视统计的出境人数同比增长了116.2%,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考研热。

 

考研人数会持续下降吗?

根据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研究生的生源大多数来自于本科生,而本科生的生源来自于高中生。未来 8 年大学本科生生源充足但稳定,决定考研人数不会断崖式下跌。2021 年高考本科招生 444.6 万人,仅比 2020 年的高考本科生招生人数多 1.5 万人。也就是说,在报名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应届本科生考研的学生人数可能没有较大变化。

除此以外,往届生报考研究生的数量与比例在增加。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先就业,再考研。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往届生参与考研的比例逐年上升。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438万人,往届生227万人,占比51.8%首次超越应届考生!

年份

考研总人数

应届占比

往届占比

2021

377万

56.2%

43.8%

2022

457万

52.8%

47.2%

2023

474万

51.6%

47.4%

2024

438万

48.2%

51.8%

注:往届生并不只包括二战生,也有可能是三战或者在职考研群体。

所以,小研推测,从长远来看,虽然考研人数不会大幅增长,但也不会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考研报名人数会稳定在一个区间,而并非持续下降。尽管考研报名人数相比呈下降趋势,但考研热度并没有真正下降。毕竟,考研仍然是许多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未来而选择的途径之一。


25考研人数下降,可以说是我们考研备考冲刺阶段听到最“利好”的消息。那么在此基础上,在最后1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最重要的任务是:稳住自己,高效抢分!

如果之前的学习进度较慢,也不必慌乱,不必盲目跟他人的进度作对比,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节奏。保持稳定的心态,按自己的节奏坚持学习才是最重要的!